北京海淀多校划片政策对房价影响


影响区域二手房交易情况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从政策因素(尤其是跟学区房挂钩的义务教育政策)出发,探讨下对学区房的影响。

 

基本思路是选取典型学校,收集总结所对应学区房的历史成交数据,再对应的政策事件时间节点,解读节点前后成交均价与成交量趋势特点。会对其他区域及未来成交情况(譬如现在的西城、未来的朝阳)以及买房时机有一定启发。

 

这会是一个系列的文章,本文选取海淀地区的育英学校。因为在多校政策发布年及次年(18年、19年)育英学校的招生简章中,没有1911政策字样,于是给人“假”多校、学位较充足的错觉。在20年的招生简章中,明确1911后在五顺位(在四老及非京工居、集体户等之后),并且有大约50人量级的调剂。具备JW层面政策及学校实际执行层面政策变化,舆论上变化的特点,可以大(qian)致(qiang)看出市场情况对这些变化的响应。

 

提前声明:

待分析的小区范围,参见下表第二列,这些小区是在主流中介网站上可以获取到的,会一定程度的放大或缩小招生简章中划片范围,估计能反映出70-80%的情况吧。

 

育英学校万寿路校区对应学区房近4年的二手房成交情况如下,包含了多校政策发布、多校政策理论实施、育英学校招生简章发布(19年、20年)等四个重要时间节点。

 


解读:

17年受房贷政策等房地产宏观政策缩紧影响,成交量处于较低段位。18年4月底海淀出台多校政策,成交量明显放大(18年5月-10月),价格较为平稳。临近1911节点,成交量急剧萎缩,观望气氛浓厚,价格有个波动(成交量太小,均价会受个别房源影响)。19年5月底,19年育英招生简章出来后,同18年一样,顺位排序并未受到1911多校影响。同时舆论氛围也是认为,育英不存在多校,区域成交均价开始有攀升趋势(19年5月-20年5、6月份)。这种上升趋势一直延续到20年招生简章公布,明确顺位问题,并且实际执行调剂,价格开始松动,趋势向下,成交量也开始萎缩,这种趋势持续至今。

 

总结:

1、该片区二手房成交总量相对不大,近9年总共900套+量级。根据上述解读可知,多校政策会影响房价波动,但远不及贷款政策及宏观政策对房价的影响,参见下表。但多校政策的实施,会影响学区房的热度(成交量)。


2、20年育英万寿路计划招生10个班,面对这个量级历史成交,却还执行调剂,可以推断出该入学为zb,原驻民(尤其是四老)数量会比较多。

3、育英万寿路校区成交量较大学区房有:万寿路甲15号院(门槛:600万)、万寿路西街11号院(门槛:460万)、西翠路12号院(门槛:650万)、紫金长安(门槛:1000万,2000年后小区,成交量约占整个育英学区房的1/3)。

4、学区和宜居能兼顾的选择余地不大,但如果有千万级别的预算,紫金长安是个都能兼顾的选择。大家会纠结的问题是,现在及之后入手,会不会被调剂、稳不稳。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不过认为购学区房进而入学的人数相对较少,入学人数主要取决于当年zb的人数,以及原驻民的情况,弄清楚这两点或相关因素,才能进一步明确答案。所以说,如果能接受调剂后果、要兼顾宜居属性、预算千万的玩家,还是可以博一博的。



已邀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