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知识点之近代的探索与战争
点击领取>>>414份!北京初中上学期各科期末试卷&期末知识点整理
初中历史知识点之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内外交困,从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分化出“洋务派”。
2.目的:维护清政府统治。
3.时间:19世纪 60—90 年代。
4.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5.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6.代表人物:中央:奕诉;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7.主要内容:(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2)创办民用工业;(3)建立海军;(4)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培养人才。
8.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9.结果: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10.评价:(1)主观目的:维护清政府统治,但未能使中国富强起来。(2)客观作用:①引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②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二、戊戌变法
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失败,签订≤马关条约≥,民族危机加深。
2.序幕:1895 年,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要求变法图强。
3.活动:创办报刊,组织团体(强学会),培养人才,宣传变法。
4.百日维新:(1)时间:1898 年 6 月;(2)内容:政治、经济、文化、军队;(3)失败:1898 年 9 月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杀害六君子;(4)性质:资产阶级改革运动;(5)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
三、辛亥革命
1.孙中山创建革命党:(1)1894 年创建兴中会(革命团体);(2)1905 年创建中国同盟会(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3.武昌起义:(1)1911 年 10 月 10 日晚,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之后,全国响应。(2)中华民国成立:1912 年 1 月 1 日南京;孙中山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4.评价:(1)功绩:结束了清朝统治和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失败: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建立北洋军阀统治。
四、新文化运动
1.背景:(1)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2)袁世凯独裁统治,新旧思潮激烈冲突。
2.兴起标志:1915 年,陈独秀等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
3.旗帜:“民主”与“科学”。
4.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5.主要内容:(1)前期: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2)后期(1918 年以后):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
6.性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7.评价:(1)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2)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3)但在对东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和否定的偏激观点,影响到后来。
初中历史知识点之近代历史战争与反抗!
—、鸦片战争
1、历史背景:(1)19 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强大的国家;(2)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处于不利的地位。为牟取暴利,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2、概况:(1)时间:1840~1842 年;(2)主要国家:英国;(3)原因:根本原因:英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直接原因:鸦片走私受到中国人民的抵制,(4)经过:英国挑起战端,北上直逼天津,武力占领香港岛,英舰到达南京,(5)结果:清政府战败,求和签约。
3、中英〈〈南京条约〉〉:(1)时间:1842 年,(2)内容: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协定关税;(3)影响:中国近代第一个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林则徐虎门销烟(1939 年 6 月 3 日)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概况:(1)时间:1856—1860 年;(2)主要国家:英法(主凶)美俄(帮凶);(3)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华权益;(4)结果: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2.主要罪行:(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2)沙俄侵占我国东北,西北大片领土;(3)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太平洋天国运动。
3.太平军抗击洋枪队(19 世纪 60 年代)。
三.左宗棠收复新疆
1.起因 19 世纪 60 年代,阿古柏侵入新疆。
2.过程 1876 年左宗棠率清军兵分三路收复新疆。19 世纪 80 年代初,中俄两国签约,中国收回伊犁地区。1884 年清政府在新疆设行省。
四.甲午中日战争
1.概况:(1)时间:1894—1895 年,(2)原因:日本为了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3)主要战役:黄海大战,辽东半岛之战,威海卫之战;(4)结果:清政府战败,求和签订《马关条约》。
2.中日《马关条约》:(1)时间:1895 年;(2)签约人:李鸿章,伊藤博文,(3)内容:割地,赔款,办厂,增开通商口岸;(4)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五.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活跃在山东地区的民间组织义和团,掀起反帝爱国运动。1900 年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北京。
2.八国联军侵华:(1)时间:1900—1901 年,(2)主要国家:英,美,俄,日,法,德,意,奥;(3)目的: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4)主要战役:廊坊战役,津京保卫战;(5)结果:清政府战败求和签订《辛丑条约》。
3.《辛丑条约》:(1)内容:赔款,严禁人民参加反帝加反帝活动,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2)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微信公众号搜索: 北京小学学习资料 家长升学指南 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资讯!
扫码添加“家长论坛”微信好友(微信号 16619908263)
咨询北京初中、中考相关政策请拨打电话 16619908263 (同微信号)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0 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