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ket阶段备考经验
报名
在二级还没有去考试的时候,我就偷偷的报名了ket。实际上,我起初并没有真的想要小北去参加ket的考试,或者说并没有真的指望她能通过考试,我只是听说这个考试太难报名了,想要试试秒杀抢报到底有多刺激,顺便练练手,等我真的想要她去考试的时候,好能顺利报上名。可没想到第一次就运气极佳,本以为死机没报上,下午去看二级的准考证信息,居然发现报上了最近的考点。既报上了,那就去看看考场,体验一下难度吧。就这样,命运使然,才去考了ket。报名攻略网上很多,还是多看看比较容易抢到哦,别像我一样全靠运气!
机构
报上名后,在学习二级时我就更加有意识的对于ket考点进行渗透。三个月下来,小北的进步非常之快,我们的进度也开始远远超过了机构学习,此时的机构课堂已经变成了复习和查缺补漏,无法引领她的进步了,同时机构的最大作用便是给我自己提供备课思路、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并给小北一个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所以,我们暂时确定了一个比较喜欢的老师系统的跟着学。
口语
口语是小北这阶段进步最大的一项,这应该是贝乐的功劳,她从什么也不会说,进步到了课堂的活跃分子,老师说班级变化最大的就是她了,哪一天感觉课堂好像缺少了点什么,没有了那么热闹,肯定是我们Baby没有来上课。二级的口语她虽拿了满盾,但是还停留在应试套路上,不会自主交流和随机应变,说实话,说是进步很大,那是因为起点太低,她的口语其实还是很差很差的,回头我会仔细说说她的口语和听力。但我和老师还是很尽力的在鼓励她、引导她,确实也逐渐的看到了不小的进步。所以后面虽然她的大部分单词语法已经超过了贝乐的进度,但我还是没有选择跳级,继续以练习口语为主要目的。
写作
写作在这阶段也是一个奇迹般的变化。3月16日二级考完,小北自我感觉良好,但是由于考试难度增加了写句子的内容,我知道她离满盾还是有差距的,此时的小北词汇与语法的认读水平已经介于二级和ket之间,但书写还是一级水平,什么句子都不会写,单词也只会简单拼写。
可一个星期之后,小北就突然给我一个惊喜,会写小作文了,而且一下子就很能写,很爱写(相对她自己哈)。我觉得她是怎么会写的呢,跟贝乐的视频打卡有关。以往是我先听外教老师的视频,听完把内容打印出来,然后给她一句一句讲,然后她再背下来录像,由于口语不好,这时的打卡就完全是复述,没有发挥。那一次我因为忙很久都没时间给她弄,眼看就要下节课,她就自己翻pad听了外教的视频,手写了整段视频的内容,我那天也已经打印好了稿子,但是带回去的那张纸我没有拿出来,我看她写的很完整,而且居然单词都写的差不多对了,两页满满的。从此小北就学会了写作文,真的是量变产生了质变,也因此,我对厚海等机构的听记方法很是推崇,当然自律性够的话,在家完全可以实现,我们至今还会偶尔听记一下好的篇章。可以感受下她那一个星期的差别。
我理解她喜欢写的原因是这样的,由于口语不是很好,每次说话她都要有个翻译转化的过程,并且想要用更高阶的词汇去表达的更完美,所以说话就会显得反应很慢。这绝对是非原版娃的通病,反正我就是这样的。而她更喜欢写东西,是因为写故事能够让她充分的思考后写出自己的想法,而不必像口语那样脱口而出,所以写作更能让她尽兴。所以这个阶段,我为了维持她写作的兴致,并没有强迫她纠正思维方式,而是先把写作搞上去,让她能够充分地应用所学的单词语法。实际上,我反而还会让她写中英文对照的日记,强化她的翻译,直到pet她的写作也还是可以得到不错的分数的,在不理解题目key word的情况下,pet写作还能得到151分(153分优秀),与这段时间的练习密不可分。
冲刺
二级考完我们全家去旅游休息了一下,回来后我和儿子相继病倒休息了半个多月,小北在这期间就自己学习,也趁机沉淀消化了一下前期的东西。这时距离ket考试仅有不足一个半月,我开始在病床上规划该怎么应试ket。我当时觉得她肯定是不会考过的,但那对她势必会是一次打击,所以我也研究透彻了各种绘本读物,给她的阅读和听力的补课做好了准备工作,加了购物车,准备用大量有意思的绘本来安抚她的低落情绪。并且我深知,学习的每一步都是不能忽略和跨越的,我们即便短期的应试起了效果,也必须要补上缺失的这些内容。
等我病好后,我只保留了地面贝乐口语课,停了常规的机构课,并报名了五一考前冲刺,我跟她做好了配合。由于她还不会记笔记,一节课下来跟我说,拼音和单词都混了,不想记笔记。于是我负责记笔记,她负责认真听,回家我再根据笔记和作业、以及她课堂上的表现针对性的讲解巩固。当时的小北跟着一群高她几个头的哥哥姐姐们一起学习,而老师当着班里的所有孩子的面说,一年级的孩子认知还不够,不是高端班的就不建议去考了。说实话当时我很沮丧,看到她认知确实有困难一度也想要放弃,可是没想到孩子却很受鼓舞,一听说有高端班,觉得一定要好好考,升到高端班去,甚至生病也坚持要去上课,我小北绝对在要强这方面比我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也只好顺水推舟,努力帮助她走好每一步,不停的鼓励她,不想让她对自己失望。看看我北与冲刺班的哥哥姐姐身高的差别。
这一个半月,除了完成冲刺班的任务,我们还把ket的所有真题过了两遍,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我们是用真题来学高频词和语法的,我在上一篇详细举栗子写了方法(详见《英语之路(三)--我的七个方法之方法三、五),就不重复了。那些书上的痕迹满满,如今看了都是满眼的泪水,再嘚瑟一遍老母亲的付出。想想现在小北已经完全自己预习复习、做题改答案,这几个月的付出还是值得的。
考试
一个半月后,二级的成绩还没出来,小北就进了ket的考场,口语考试小北遇到了完全不会讲的partner,由于以前觉得她年龄比较小,以为只会遇到比自己强的伙伴,丝毫没有对这种情况做心理准备,导致她跟小语伴的对话并没有完全的完成。孩子急的当场就发烧了,下午的笔试和听力也受到了影响。她觉得自己忘了用一般疑问句提醒发问,没有能将对话进行到最后,所以特别难过。
二级的成绩是先出来的,并没有获得满盾,虽然在意料之中,但因此我也觉得ket肯定就过不了了,没想到最终的结果出来,口语考了140分卓越,反而比其他项还好,总成绩也通过了。所以准备ket或者剑桥口语的孩子,可以参考我们的经验教训,如果遇到口语不太好的语伴,一定要记得多提问,通过备考经验去问可能的问题,让对话进行下去,如果实在不行,那也要保证自己说的语法、单词的准确性,据说考官不会因为你有多复杂的句型和多流利的表达,而对三单、时态、语态的错误予以容忍。小北应该是在这方面做得不错,才获得了不错的成绩。知道成绩的我很激动,几个月的努力没有白费,以考促学获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虽然小北的语言功底还是很薄弱,但是兴趣已经是毋庸置疑的培养起来了。
总结
不写不知道,一写就发现虽然时间不长,经验教训还真是不少,ket以后的阶段,放到下一篇来讲吧,先总结下前面这个阶段。每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的特点,每个家庭也都有每个家庭的不同情况和需求,所以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和套路。我也是在参考了很多专家和家长的学习策略之后,根据小北的兴趣点和学习节奏,逐渐摸索到了最适合孩子的一条路。期间也经历了挣扎和痛苦,也有鸡飞狗跳的时候,但是至少在ket这个阶段,知识还比较简单,各个体系也都没有界限特别明显,所以,我相信无论你从哪里起步,都可以殊途同归,因为这个水平的考试,也就那么点儿知识点,只要肯下功夫,还是比较容易通过的。
但是是否需要去机构学习,就要因人而异了。学而思的学习起初是为了让她进入剑桥体系,培养兴趣和学习方法,最重要的作用我觉得是给了我一个教学思路和方法上的指导,我是通过陪课了解到了该如何学、如何教,才能更好的配合老师,达到1+1>2的最佳效果。而贝乐的学习,是让她补短板,重能力,体会真正的语言学习是为了交流而不是考试。这时期我们是没有网课的,我试听了一些网课,发现孩子的注意力不好,网课远远达不到想要的效果,所以还是有所取舍。
如果有精力、有能力,我还是觉得ket阶段自学是最便捷的路径,机构确实慢了一些,尤其是针对那些进入剑桥体系比较晚的孩子,已经有了其他体系的基础,完全没必要跟一年再去考。但是那时候我只能尽力陪课,无法保证自鸡,一是我并不知道该怎么学,怎么教,也不知道每个阶段该学到什么程度,第一次做妈妈老师,我也是忐忑的,二是我也没有那么多时间。由于之前就耽误了孩子,这次我确实不敢再拿孩子的时间做试验了,所以才作出了这些选择。但是在弟弟的学习上,我就已经轻车熟路,我只需要根据他的性格和爱好调整我们的学习计划,方法和目标上我已经有了底,就没有那么慌张了,甚至关于是否参加考试我都比较随意,没有那么想要去通过考试促进或者证明他的学习效果。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0 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