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限时练习
上语文限时作业5(60分)
班级 姓名 2019.11 .25
一、基础运用(共20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2分)
A.祭祀(sì) 嗤笑(chī) 应酬(yìng) 恣睢(wéi)
B.别墅(shù) 阔绰(chuò) 一茬(chá) 掺杂(cān)
C.干系(gān) 勾当(gòu) 作揖(zuò) 聒噪(guō)
D.桑梓(zǐ) 拜谒(è) 调停(tiáo) 星宿(xiù)
2.选出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 ( )(2分)
A.阴晦 伶俐 愕然 与日俱增
B.遭蹋 褴褛 拮据 不省人事
C.聘能 发怔 筵席 如雷贯耳
D.嬉闹 腼腆 端祥 顿开毛塞
3.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阅读下面同学们编辑的相关材料,完成(1)-(2)题
提到伶仃洋(也作零丁洋),很多人最先想到的便是南宋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对国破家亡,文天祥宁死不屈,其崇高的气节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伶仃洋也由此成为人们心目中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地方。
伶仃洋位于广东省珠江口,北起虎门,南达香港、澳门,自古以来便是我国南大门上的一道防线。清朝末年,这里逐渐成为英国向我国贩卖鸦片的通道。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鸦片战争,从伶仃洋长趋直入。最终,清政府战败,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香港被英国殖民者长期占领。1887年,澳门也沦为葡萄牙的殖民地。一桩桩丧权辱国的事件,让人满腔愤懑,扼腕叹息。
时光流转,饱经沧桑的伶仃洋已翻开崭新的篇章,可她又怎能忘记那段不堪回首的屈辱历史?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香港、澳门也相继回归祖国的怀抱。但与此同时,伶仃洋却成为香港和珠江西岸交通联系的一大阻碍。2009年,跨越伶仃洋的超大型交通工程——港珠澳大桥——正式开工建设。大桥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世界最长、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上万名建设者为这个宏伟工程付出了心血和汗水。2018年10月24日,宛如一条巨龙横空出世,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伶仃洋历经衰盛更迭,终于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当年文天祥眼中惶恐孤苦的伶仃洋而今已化作一道壮丽的通途,伶仃洋从此不再伶仃。
(1)画线句作为过渡句表达欠妥,请将修改好的句子写在答题卡上。(2分)
答:
(2)港珠澳大桥建设期间,相关部门开展了“港珠澳大桥之歌”征集活动,歌曲《跨越伶仃洋》最终入选。下面对这首歌的歌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跨越伶仃洋
①一座桥梁架起百年梦想,
一湾碧海托起世纪希望。
一条坦途飞向蓝天,
一道彩虹灿烂辉煌。
②一只海鸥展开腾飞翅膀,
一朵莲花盛开时代芬芳。
一幅画卷美丽绽放,
一个神话激荡香江。
③穿越珠三角,
跨越伶仃洋。
没有云遮挡我的目光,
没有风逆转我的方向!
④穿越珠三角,
跨越伶仃洋。
一颗心扎根这片热土,
一份爱交给这片海洋!
A.第①节用整齐的句式赞美了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这座大桥穿越百年的风雨沧桑,承载着中国人复兴的梦想,让天堑变成“坦途”,如“彩虹”一般壮丽辉煌。
B.第②节中的“海鸥”是珠海的市鸟,“莲花”是澳门的市花,“香江”是香港的别称。歌词选取有代表性的事物,形象描绘了三地共建港珠澳大桥的绚丽画卷。
C.第③节后两句中的“云”和“风”既指自然界的风风雨雨,又象征着建设中的艰难险阻,这两句采用对比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建设者的目光专注和方向明确。
D.第④节前两句与第③节前两句反复咏唱“穿越珠三角,跨越伶仃洋”,突出了港珠澳大桥的重要作用,唱出了建设者心中的梦想,表现了昂扬激越的情感。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从西昌出发,“乘”火箭一飞冲天,将第一次身临其境触摸月球。
B.《国家宝藏》这几期节目,既不哗众取宠,也不夸大其词。观众在欣赏文物之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文化之美。
C.盛夏时节,北京园博园游人如织,锦绣谷里山清水秀,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各种花竞相开放,栩栩如生。
D.习主席希望广大青年要孜孜不倦地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
5.北京“内联升”鞋业公司的总店坐落在繁华的大栅栏商业街。“内联升”的名称具有丰富的寓意:“内”是指宫廷大内,“联升”寓意官员穿上此店的鞋便会平步青云、连连高升【甲】同时,“内”还指脚放入鞋内,“联升”的“升”是“生”的谐音, ① 穿上“内联升”的鞋,顾客 ② 会喜事临门,连生贵子。谁不喜欢既穿鞋,又得好运呢【乙】
(1)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甲】句号 【乙】问号
B.【甲】叹号 【乙】句号
C.【甲】分号 【乙】问号
D.【甲】句号 【乙】省略号
(2)在文段中横线①与②处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只要……就……
B. 因为……所以……
C. 只有……才……
D. 即使……也……
6、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渔家傲》——范仲淹——北宋
B.《破阵子》——辛弃疾——北宋
C.《使至塞上》一—王维——唐
D.《雁门太守行》一—李贺——唐
7.下面语句的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显然过于狭隘和短视,不宜提倡。
②这样的立志,既有利于社会进步,又可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与特长,值得大力倡导。
③何谓立志,如何立志?答案见仁见智,人言人殊。
④在这个大前提下寻找个人的兴趣点,然后确定志向。
⑤一些人立志只注重个人利益,或者纯凭个人志趣。
⑥一些人在立志时则首先考虑国家和人民的需要。
A .③⑤①⑥④② B .③⑥④②⑤① C .⑤④①⑥②③ D .⑤①④⑥②③
8.2017年12月15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正式发布。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在此之前,也有很多会徽的设计创意来自汉字的各种书体。请你根据书法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会徽①的图形巧借汉字“冬”的行书形态,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内涵丰富,线条流畅,充满韵律。
B.会徽②以繁体字“蘭”为基础,配以兰花图案,以楷书的方正、平直、严谨,传递出兰花的风骨和优雅,字画配合,表达弘扬中国兰文化之意。
C.会徽③的创意来自中国汉字“集”“乐”的繁体字“雧”“樂”,从中能看到蚕头雁尾的隶书形态,其字意和形象都与合唱比赛这一活动相契合。
D.会徽④中国印的“京”字取自篆书,篆体本身的艺术性,又使它可以被看作是一个舞动
二、古诗文阅读(共26分)
(一)古诗默写(9分)
9.(1)《渔家傲秋思》中颇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神韵,写出塞外壮阔风光的名句是:
, 。
(2)《破阵子》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概括而又生动地再现紧张激烈而顺利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 。
(3) , ?青衫湿。
(4) ,殊未屑。
(5)《渔家傲·秋思》中,表现征夫矛盾心情的句子是 , 。
(二)古诗阅读。阅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10-12题。(6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0.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词的上片叙写了此次出猎的情况,下片抒发了作者的雄心壮志。
B.一个“狂”字贯穿全篇。上片表现出来的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更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
C.“鬓微霜”着意写自己的年老,表达因年事已高而无法作战的哀叹。
D.词的上阙叙事,下阙抒情,气势雄豪,淋淳酣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读之令人耳目一新。
11.文中的千骑卷平冈的“卷”有何妙处?请赏析。(2分)
答:
12.词的下片运用两个典故“遣冯唐”、“射天狼”,分别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2分)
答:
(三)读《出师表》,完成第13-16题。(共11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3.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猥自枉屈 首屈一指
B.进尽忠言 言简意赅
C.夙夜忧叹 叹为观止
D.斟酌损益 相得益彰
14.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臣本布衣
(2)先帝不以臣卑鄙
(3)深入不毛
(4)叹息痛恨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1)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2)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16.作者在结尾写道“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请你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概括
说明诸葛亮“涕零”的原因。(3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共14分)
(一)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17-19题。(共7分)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创造了无数的工程奇迹。世界最长的高速铁路京广高速铁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世界首个“智能码头”上海洋山港这些超城工程涉及交通、建筑等各个方 年国家整面,不论是科技含量还是技术水平,都在世界范围内名列前茅,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国家整体实力的巨大飞跃。我国着力推动重大工程建设,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提供了强大保障。
在这些超级工程建设中,超级装备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些装备均由国家授入大量资金,进行自主研发,或工艺 ① ,或速度迅捷,或功能完备。它们不仅在我国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具有世界影响力。目前,千吨级以上的门式起重机(又称“龙门吊”)基本为中国所独有,“中国天眼”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这些超级装备已经成为我国的“大国重器”。
【材料二】
以天安门为中心,沿中轴线往南46公里外的大兴。一座“风凰”造型的新机场航站楼初晨雄姿。这就是被英国《卫报》评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的未来世界最大空港——大兴国际机场。新机场总投资约800亿元,预计于2019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机场选地在北京、天津和雄安中间,致力于满足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际需求,建成后将与原有的首都机场形成带动经济发展的“双引擎”, ②。
新机场站楼集成100多项技术创新,中报专利27项,机场的地下水东西两侧是城际铁路和高铁,中间三条是机场专线和地铁。五条线路站台区总宽度约270米,相当于把整个北京火车站塞进航站楼里,这在全球都堪称壮举。为了减少地下轨道运行的震动对于航站楼的影响,技术人员专门设计了横间的隔震技术,航站楼的每个拉子在地上地下的交界处都垫了一层软软的橡胶垫这也使新机场威为全球最大的隔震建筑。机场还搭建了成熟、稳定、可扩展的信息技术架构,构建了旅客运行服务、综合文通管理、环境信息管理等九大业务平台,实现全方位、全业务的智慧化管理。
【材料三】
盾构机,即盾构隧道掘进机,是一种隧道掘进的专用工程机械,广泛用于地铁、铁路、公 路、市政、水电等隧道工程。随着世界各国城市、交通建设的发展,市场需求不断上升。而中国 隧道施工曾一度依赖进口盾构机。2001年,盾构技术研究列入国家祕3计划项目。由于国家重点 扶持和企业的大力投资,中国工程师攻克机械、电气、液压等技术难关,通过自主创新,掌握了 隧道掘进机总体设计制造技术,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尤其是常压换刀、电液混合驱动等 创新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累计获得专利授权1000多件c生产出成系列、多型号的产品, 远销欧洲、中东、东南亚地区,满足了市场的多种需求,为“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基础设施建 设贡献了 “中国动力”。
2012-2017年中国盾构机产量及盾构机进出口情况
17依据上下文,在【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横线处依次填人的语句,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①精巧 ②有效解决目前机场超负荷运行的问题
B. ①精湛 ②有效解决目前机场超负荷运行的问题
C. ①精湛 ②目前机场超负荷运行的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D. ①精巧 ②目前机场超负荷运行的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18阅读【材料三】中的情况图,结合这则材料所说明的主要内容,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
19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分析我国超级工程和超级装备都取得重大突破的共同原因。(3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共7分)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走出去”战略也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不仅中国企 业、中国产品要“走出去”,中国的优秀文化“软力量”也要“走出去”。而中国文化“走出去” 需要“知己知彼”。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的精神品质,“至善至美” “中和为美”的审美追求,“周而复 始” “虚实相生”的哲学思考,都是中国优秀文化的精华。从诸子典籍、服饰器物、风土民俗中提 炼出的文化内涵,就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底气。“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万物并育而不 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习近平主席从中国古代典籍中汲取智慧,每每在外交演讲中巧妙用 典,“中国表达”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广泛传播,“兼容并蓄” “和而不同”等文化思想越 来越影响着其他国家和人民的价值观。只有认真发掘民族文化的优秀成分,中国文化才有“走出 去”的底气,“民族的”才能成为“世界的”。
要做到“知己”,我们不仅要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也要突显当代中国文化的价值。刘慈 欣的科幻作品展示了人类面对宇宙乾坤时的深刻思考、担当精神与共生智慧,译介到欧美后受到 普遍好评,刘慈欣本人也荣膺了 “雨果奖”,为世界科幻文学殿堂贡献了 “中国幻想”。世界著名 歌唱家廖昌永只要在国外开独唱音乐会,一定会有三分之一的演出曲目是中国的民歌和流行歌曲。2018年5月7日,在维也纳联合国中文日系列活动中,他又演唱了《绒花》《我和我的祖国》…… 这些作品,紧扣时代脉搏,主动传播中国声音,改变着世界对中国文化的印象,展示了中国文化 的创造力。
要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就要着力提高文化诠释的能力,用符合对方语境的方式来诠 释我们的中国文化。这些年,我国借助国际著名的电影节、艺术节、书展、博览会等多种渠 道,积极推介中国文化产品,增进了世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在“十三五”开局之年,网页动画 《十三五》便以轻松活泼的形式,让外国友人从一个侧面了解和接受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文 化。此外,我国青年学生也以说唱、街舞、桌游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文学、艺术中的中 国文化元素融入到对外交流活动中。用别人能够听懂的方式来讲述,用别人易于接受的方式来传 播,才能真正做到“知彼”。
坚定文化自信,把握历史机遇,既立足本土,又面向世界,中国文化才能真正“走出去”, 世界才会在审美感受中更加理解中国文化的魅力。
20.阅读文章,说说中国文化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如何才能做到“知己”和“知彼”。(3分)
答:
21.阅读下面两则材料,选择最适合做第③段论据的一则,并说明理由。(2分)
【材料一】
美国老牌动画电影公司迪斯尼、梦工厂纷纷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种元素,出品了 《花木兰》《功夫熊猫》等优秀影片,不仅为美国电影公司赢得了更多的中国票房,还因中国 传统元素的注入带来的视觉与思维的多重惊喜而受到世界各地影迷的普遍欢迎,在票房与口 碑上均大获全胜。
【材料二】
2018年12月18日,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入围名单颁布,中国选送的电影《红海行动》作 为九部入围影片之一将冲击奥斯卡奖。这部军事题材的商业影片,没有把单打独斗式的个人 英雄主义当作精神制高点,而是把镜头聚焦在当代中国海军官兵这一集体上,展现了中国军 人的英雄气概与大国崛起的精神气度。
答:
22.读完文章后,结合现实,你觉得为了让中国文化“走出去”还可以做些什么?(2分)
答:
微信公众号搜索: 北京小学学习资料 家长升学指南 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资讯!
扫码添加“家长论坛”微信好友(微信号 16619908263)
获取北京市人大附中练习册「有答案」
咨询北京初中、高中政策请拨打电话 16619908263 (同微信号)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0 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