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期中·一零一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

点击领取>>>235套真题!北京高一到高三上学期各科期中试卷下载!含答案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liào   diàn 乍暖 huán

B、忸怩 niǔ ní   jìn 然中开 hōng

C、娇 chēn   jiā 谢公屐 zhuó

D、 mái   一樽还江月 lèi

2、下列加点字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宅十余亩(方:环绕) 枉用相(存:问候、看望)

B六百一十六言(凡:总共) 如听仙乐耳明(暂:暂时)

C、烟涛微茫难求(信:确实) 天姥连天向天(横:遮蔽)

D、最难将息(将息:养息、休息) 可堪回首(可堪:不堪)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面对院长下达的创收指标的压力,医生们为此绝不摧眉折腰”的事例其实并不新鲜。

B、林黛玉扮演者陈晓旭的病逝,让众多影迷不得不感叹,人生如朝露,要好好珍惜生活。

C、那位新媳妇还是笑眯眯地抿着嘴,但她时不时地东张西望,好像在找什么。

D、角色的个性鲜明,是电视剧《康熙王朝》最值得欣赏的地方,甚至连配角都栩栩如生

4、下列描述诗人的对联与诗人词人搭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铁板琵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2)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3)桃源无意,黄发垂髫怡哉乐;南岳有情,青山飞鸟悠然佳。

4)大明湖畔,趵突边,故居在绿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才有后主遗风。

A、苏轼、杜甫、陶渊明、辛弃疾 B、辛弃疾、杜甫、陶渊明、李清照

C、苏轼、白居易、李白、辛弃疾 D、辛弃疾、白居易、李白、李清照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一如诗句“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      而深邃”所说,自然的神奇、宇宙的奥秘、太空的玄机,决定着我们有太多的太空难题需要攻克与破解。

如果说“夏”是一个水中搏击风浪的年轻男子,       风发、朝气蓬勃,那么,“秋”就是一位捧着麦穗的劳动妇女,象征丰收。

文字虽然不是语言的     记录,但它必须得拿语言做基础。

象征主义经常用       难解的语言和形象刺激感官,产生恍惚迷离的神秘联想,形成某种“意象”,借以暗示这种虚幻的“另一世界”。

A.辽阔 义气 真实 晦涩

B.辽阔 意气 如实 艰涩

C.寥廓 意气 如实 晦涩

D.寥廓 义气 真实 艰涩

二、本大题共4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6-10题。

归园田居(其六)

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

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

日暮巾柴车,路暗光已夕。

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

问君亦何为,百年会有役。

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

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1】

注释:[1]三益:谓直、谅、多闻。此即指志趣相投的友人。

6、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说自己在东皋种苗,禾苗长势喜人。

  B“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一个“聊”字也透露出诗人的百无聊赖。

  C“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正是下文“素心”的具体内容。

  D“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表达了对志趣相投的友人的期盼。

7、本诗与《归园田居》(其一)的比较,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首诗都反映出诗人在远离官场之后,归隐田园的心情。

  B、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然,不违本心的愿望。

  C、两首诗都描写的田园画面,都富有生活气息,让人感觉祥和安宁。

  D、两首诗都写到了诗人的田园劳作,暗含了劳动的喜悦。

8、“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这两句诗看似平淡,实则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请结合这两句诗谈谈你的理解(4分)。

登楼[1]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2]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3]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4]

 注释:[1]此诗写于唐宗广德二年,杜甫52岁。写这首诗歌的前一年,接连发生两起吐蕃入侵的事件,一度威胁到唐朝廷的统治地位。[2]玉垒:山名。[3]西山寇盗:指吐蕃.[4]梁父吟:《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上句“花近高楼”四字下接“伤客心”,造成了强烈的反差,也引发了读者疑问。

  B、首联的下句概括地回答了诗人登楼伤心的原因:百姓多灾多难。“此”指登楼的特殊时刻。

  C、颈联上句中的“终”。表达了对唐朝政府地位巩固的自信,下句“莫”又隐含了对吐蕃再次入侵的忧虑。

  D、尾联上句“可怜”是可叹的意思,后主刘婵至今仍然留有祠庙,让诗人欣慰不已。

10、从景和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三、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11、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2)                 枉用相存。            心念旧恩。

3)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4)                   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            

5)千岩万转路不定,                熊咆龙吟殷岩泉,             

6)             丘峦崩摧,                             

7)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8)间关莺语花底滑,                             凝绝不通声暂歇。

9)遥想公瑾当年,               雄姿英发,             谈笑间,       

10)人生如梦,          

11)千古江山,             舞榭歌台,             

12)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里回忆了自己少年时的豪情壮志,“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13)《琵琶行》中白居易用                        的佳句营造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

(14)在《琵琶行》中形容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忽然又爆发出激越、雄壮的乐音的一句是:                                

15)运用叠词可以使情感表达更加强烈,且富于音乐美。李清照的《声声慢》开篇连用叠词“寻寻觅觅,                     ”,有评价说“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2、《乡土中国》是一本(      )学著作,它的作者是(      )。(2分)

13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社会的结构格局有这样的特征;“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这种社会结构格局被称为差序格局。

请你归纳出差序格局的至少两种性质;并从书中提到的道德、家族、礼治等层面举出至少两种与“差序格局”相关的社会现象,且简要说明为何这种现象与差序格局有关。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1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6

1不管在路上吵得怎样厉害,分手时大家还是十分友好的,因为一个叫人兴奋的念头又在她们心中升起:明天,火车还要经过,她们还会有一个美妙的一分钟。和它相比,闹点小别扭还算回事吗?

2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的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

3日久天长,这五彩缤纷的一分钟,竟变得更加五彩缤纷起来,就在这个一分钟里,她们开始跨上装满核桃、鸡蛋、大枣的长方形柳条篮子,站在车窗下,抓紧时间跟旅客和和气气地做买卖。她们垫着脚尖,双臂伸得直直的,把整筐的鸡蛋、红枣举上窗口,换回台儿沟少见的挂面、火柴,以及属于姑娘们自己的发卡、香皂。有时,有人还会冒着回家挨骂的风险,换回花色繁多的沙巾和能松能紧的尼龙袜。

4凤娇好像是大家有意分配给那个“北京话”的,每次都是她提着篮子去找他。她和他做买卖故意磨磨蹭蹭,车快开时才整蓝地鸡蛋塞给他。又是他先把鸡蛋拿走,下次面时再付钱,那就更够意思了。如果他给她捎回一捆挂面、两条沙巾,凤娇就一定抽回一斤挂面还给他。她觉得,只有这样才对得起和他的交往,她愿意这种交往和一般的做买卖有区别。有时她也想起姑娘们的话:“你担保人家没有相好的?”其实,有相好的不关凤娇的事,她又没想过跟他走。可她愿意对他好,难道非得是相好的才能这么做吗?

5香雪平时话不多,胆子又小,但做起买卖却是姑娘中最顺利的一个。旅客们爱买她的货,因为她是那么信任地瞧着你,那洁如水晶的眼睛告诉你,站在车窗下的这个女孩子还不知道什么叫受骗。她还不知道怎么讲价钱,只说:“你看着给吧。”你望着她那洁净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望着她那柔软得宛若红缎子似的嘴唇,心中会升起一种美好的感情。你不忍心跟这样的小姑娘耍滑头,在她面前,再爱计较的人也会变得慷慨大度。

6有时她也抓空儿向他们打听外面的事,打听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打听什么叫“配乐诗朗诵”(那是她偶然在同桌的一本书上看到的)。有一回她向一位戴眼镜的中年妇女打听能自动开关的铅笔盒,还问到它的价钱。谁知没等人家回话,车已经开动了。她追着它跑了好远,当秋风和车轮的呼啸一同在她耳边鸣响时,她才停下脚步意识到,自己地行为是多么可笑啊。

7火车眨眼间就无影无踪了。姑娘们围住香雪,当她们知道她追火车的原因后,遍觉得好笑起来。

8 “傻丫头!”

9 “值不当的!”

10她们像长者那样拍着她的肩膀。

11 “就怪我磨蹭,问慢了。”香雪可不认为这是一件值不当的事,她只是埋怨自己没抓紧时间。

12“咳,你问什么不行呀!”凤娇替香雪跨起篮子说。

13“谁叫咱们香雪是学生呢。”也有人替香雪分辨。

14也许就因为香雪是学生吧,是台儿沟唯一考上初中的人。

15台儿沟没有学校,香雪每天上学要到十五里以外的公社。尽管不爱说话是她的天性,但和台儿沟的姐妹们总是有话可说的。公社中学可就没那么多姐妹了,虽然女同学不少,但她们的言谈举止,一个眼神,一声轻轻的笑,好像都是为了叫香雪意识到,她是小地方的,穷地方来的。她们故意一遍又一遍地问她:“你们那儿一天吃几顿饭?”她不明白她们的用意,每次都认真的回答:“两顿。”然后又友好地瞧着她们反问道:“你们呢?”

16“三顿!”她们每次都理直气壮地回答。之后,又对香雪在这方面的迟钝感到说不出的怜悯和气恼。

17“你上学怎么不带铅笔盒呀?”她们又问。

18“那不是吗。”相雪指指桌角。

19其实,她们早知道桌角那只小木盒就是香雪的铅笔盒,但她们还是做出吃惊的样子。每到这时,香雪的同桌就把自己那只宽大的泡沫塑料铅笔盒摆弄得哒哒乱响。这是一只可以自动合上的铅笔盒,很久以后,香雪才知道它所以能自动合上,是因为铅笔盒里包藏着一块不大不小的吸铁石。香雪的小木盒呢,尽管那是当木匠的父亲为她考上中学特意制作的,它在台儿沟还是独一无二的呢。可在这儿,和同桌的铅笔盒一比,为什么显得那样笨拙、陈旧?它在一阵哒哒声中有几分羞涩地畏缩在桌角上。

20香雪的心再也不能平静了,她好像忽然明白了同学对她的再三盘问,明白了台儿沟是多么贫穷。她第一次意识到这是不光彩的,因为贫穷,同学才敢一遍又一遍地盘问她。她盯住同桌那只铅笔盒,猜测它来自遥远的大城市,猜测它的价值肯定非同寻常。三十个鸡蛋换得来吗?还是四十个、五十个?这时她的心又忽地一沉:怎么想起这些了?娘攒下鸡蛋,不是为了叫她乱打主意啊!可是,为什么那诱人的哒哒声老是在耳边响个没完?

1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赏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短暂的一分钟”变成“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五彩缤纷”既指外部世界新鲜绚丽,也表现了姑娘们新奇复杂的感受。

B、作者将香雪对代表知识文化的铅笔盒的追求和其他山村少女对外在物质的渴慕与向往对比,褒扬香雪,批判其他山村少女。

C、作者选取了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把叙述者确定在城市人的位置上,根据情感抒发的内在逻辑将情节片段加以组接。

D、凤娇好像是大家有意分配给那个“北京话”的。此句用的是借代的手法。

15、请简要概括所选文段的两个主要情节,每个情节概括不超过20个字。(4分)

16、结合加点的词语,分析香雪心理的变化成长。(6分)

1)她不明白她们的用意,每次都认真的回答:“两顿。”然后又友好的瞧着她们反问道:“你们呢?”

2)香雪的心再也不能平静了,她好像忽然明白了同学对她的再三盘问,明白了台儿沟是多么贫穷。

3)可是,为什么那诱人的嗒嗒声老是在耳边响个没完?

六、本大题共2小题,共50分。

17、微写作(10分)(二选一)

9月下旬,学校为高一新生进行了入学教育——军训。请描绘军训时的一个精彩场景。要求:场景具体生动,军训特点突出。不超过150字。

请以“校园秋景”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小诗不超过150字,抒情文字150字左右。

18、作文(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进入高中,同学们开启了人生的新的学习生活,将在你的一生中留下深深印记。在这半个学期里,你初步体验了高中生活,一定有很多感触,也一定有自己的故事。

  请以高中啊,我刚开始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700字。

微信公众号搜索: 北京小学学习资料     家长升学指南  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资讯!

图片

扫码添加“家长论坛”微信好友(微信号 16619908263

获取北京高一到高三上学期各科期中试卷下载!含答案

咨询北京各区高中、高考相关政策请拨打电话 16619908263 (同微信号)

已邀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