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杯佳作:阳光里的格桑花
点击领取>>>叶圣陶杯初赛决赛真题、高清录播课/大赛获奖范文集锦+写作素材+写作技巧

脱贫圆梦花盛开
孙懿含(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26班)

藏谣飘荡着梦中的经幡,高原的风吹不散执着的背影。圣洁的羊卓雍措倒映着格桑花簇拥的流云,云山万里,长风冷月。旧岁的贫瘠败落下,那双眼眸蜷缩在黑暗中向往新生的春天。
山道蜿蜒,藏南风光潋滟。旅行的巴士盘山而上,一路颠簸,我轻轻推开窗子,迎接海拔五千米高原上青春的新绿。山麓的白塔房披着金色的羽衣,眺望青山之外。
高山茶屋——此行的最后一站。还未下车,头戴簪花,身披五彩藏袍的妇女们就将我围绕:“姑娘,要不要镜子拍倒影,二十元一次。”她们说着举起镜子,我摇了摇头,看向镜中那方小天地的湖光山色,猛然间掠过一双清澈的眸子。于是,我走过垒起的玛尼堆,看到一位羸弱黝黑的藏族女孩执着一面破了一角的镜子,站在长着芨芨草的山坡上。
她仰头,欣喜地看着我:“您要拍倒影吗,五块钱行吗?”高原的风沙包裹着她清甜的嗓音,像亘古雪域的纯洁的雪莲。女孩局促的眼神里饱含期待,又像碧天之下清波翠绿的圣湖。如此之地,少有人烟,正值花样年华的少女为何来到这里?难道她已经放弃了学业?满腔的疑问驱使着我询问个究竟,她指了指那巍峨连绵的青山后隐在云雾中的地方,在翩跹的经幡下,将过往娓娓道来......
“我伸不出抚摸天空的双手,那么便让我足踏莲花。”不曾想象,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天堂竟然也会成为远方的桎梏。她名为卓玛,是高原孕育的藏族女孩。父辈迁徙至此,带着零散的牛羊和回不去的故乡,流浪远方。从前的深山里没有学校,卓玛渴望走出大山的梦想如同镜花水月。可忽然有一天,她和许多藏族孩子一起背上行囊奔向山麓的白塔房,这白塔房是国家脱贫攻坚政策下兴办的学校,是助力高原孩子们拥抱幸福未来的时代力量!孤身一人,跋涉十里山路来到茶站,只为了赚一些零用钱来贴补家庭的负担;青山两座,怀揣青春梦想日夜兼程,只为了有一个机会能一展宏图摆脱现实的苦楚。无论风霜雨雪,无论春秋冬夏,青春的火烛经风不熄。
青山俯首,好似在宽慰着它苦难的孩子。我握紧小卓玛的手,看着她噙着泪花的眼眸,我记起了白落梅的一句话:“到西藏来,我们的爱如此简单,只是邂逅一双藏羚羊的眼睛。”可我想,我已经寻觅到了藏南最纯粹、最明媚的骄阳。
雨帘丝丝绕绕,从湖心来,织成一张雾蒙蒙的网。这一行外乡人倒少了饮茶的兴致,匆忙回到车上。临行前,我将自己珍藏已久的书签送给卓玛,书签上写着一句北岛的话——“生活的悲欢离合远在地平线之外,而眺望是一种青春的姿态。”
我转山转水转佛塔,遇见瘦小的影子中蕴含的磅礴青春。我想,她是冰心笔下沉默渊底的红艳春花;她是木心笔下长途跋涉的返璞归真;她有简媜笔下的山川日月掌灯伴读;她有汪国真笔下的理想目标风雨兼程。曾经,西藏是离天堂最近,离梦想最远的地方,青山两座,踽踽独行,或见落花翩跹,或见衰草盘桓,在红尘如泥的世间孤独地守望梦想。如今,绿水青山再也不是穷山恶水,那些和卓玛一样长在红旗下的藏族孩子们,在国家政策的扶助下沐浴着春光长大!
在那片贫瘠寂寥的高原上,我望见迷雾消散后的红光普照;我望见悠闲恬静的车马牛羊;我望见藏民脸上发自内心的笑;我望见青山上镌刻的青春梦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了每一个角落,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
远方的卓玛啊——那新生的春天已经来到!
【点评】
本文立意深刻,切入点巧妙,是一篇难得的佳作。作者以旅行中遇到藏族女子推销“小镜子拍倒影”,吸引读者阅读,同时引出羸弱黝黑的藏族女孩卓玛,将卓玛内心的渴望与藏族人民脱贫攻坚的梦想有机融合在一起,真实可感,触及读者内心。“我伸不出抚摸天空的双手,那么便让我足踏莲花。”、“生活的悲欢离合远在地平线之外,而眺望是一种青春的姿态。”等语句,将抒情、说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思路清晰,推进合理。文章最后落脚在“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了每一个角落,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远方的卓玛啊——那新生的春天已经来到!”感情饱满,立意高远,充满了坚定的信念,实属难得。本文获初赛省级一等奖。
(推荐人 刘春波 高级教师)
微信公众号搜索: 北京小学学习资料 家长升学指南 家长升学训练营 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资讯!
扫码添加“家长论坛”微信好友(微信号 16619908263)
获取叶圣陶杯初赛决赛真题、高清录播课/大赛获奖范文集锦+写作素材+写作技巧
咨询叶圣陶杯初赛 决赛政策请拨打电话 16619908263 (同微信号)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0 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