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作文写作素材:10个不像成语的成语,第一个就“令人喷饭”(二)

 点击领取>>>小初高作文写作全攻略+技巧+经典素材及使用范例素材资料


06

哀梨蒸食

 这个像是菜名的成语,与吃有关,却不是一道菜。它出自《世说新语·轻诋》,桓南郡每见人不快,辄嗔云:君得哀家梨,当复不蒸食不!’”

 

桓南郡是东晋政治家、军事家桓温之子桓玄,他遇到什么人惹他生气,往往发怒道:你得了哀家梨,总不该再蒸来吃了吧!

”这里的“哀家梨”是指汉代秣陵这个地方哀仲家里种的梨,个儿大味美,名气很大。

 

哀梨蒸食,用来讽刺蠢人做蠢事,糟践好东西。

 

07

从井救人

 


 

“从井救人”,难道是从井里救人?这个不能从字面含义理解的成语,实际出自《论语》。

《论语雍也》中有这样的内容——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孔子弟子宰我爱钻牛角尖,喜发怪问。他以假设情景提出了一个问题:有人掉下了井里,有仁德的人会不会跟着跳下井去?



对此,孔子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就此讲了一个道理:有仁德的人,一定会去井边救人,但是他不可能也去陷落井中;他可能被别人欺骗,但不可以被愚弄。

因此,孔子说何为其然也,意思是为什么会那样做呢?

 

从井救人,是指跟着跳下井去营救落井的人,比喻做好事方法不当,于人于己都无好处。现多比喻冒着极大的风险去拯救别人。

 

08

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难道不就是世界文化遗产——我国的长城吗?答案是,并不仅仅如此。作为成语,它出自《南史檀道济传》。


 

檀道济是南朝宋的著名将领,曾跟随宋武帝刘裕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官至征南大将军。刘裕死后,其子宋文帝刘义隆继位,因为檀道济是前朝重臣,而且几个儿子都勇猛善战,宋文帝害怕控制不了他,就把他杀了。



檀道济在被捕时,非常愤怒,拿起一杯酒一饮而尽,把帽子扔到地上说: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意思是,你们这样干,是自毁长城啊!

 

万里长城用以比喻国家赖以守卫疆土保国安民的将士。

 

09

冬日可爱

 这又是个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的成语,出自《左传》。

 

《左传文公七年》中曾有云: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魏晋时期的经学家杜预后来在注解《左传》时写道: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赵盾是赵衰的儿子,春秋时期政治家、战略指挥家,曾任晋国卿大夫。他在晋国执政期间,权倾朝野,使晋国君权受到冲击与削弱。晋国国君襄公死后,赵盾在拥立谁为国君这一问题上,与晋国大夫贾季产生争执。

 

后来,贾季被人问到:赵盾与他的父亲赵衰相比,哪一个更贤明?贾季打了个比方说:赵衰是冬日太阳,赵盾是夏日太阳。



意思是:赵衰好像冬天的太阳,使人感到温暖、亲切,人们愿意接近。赵盾杀伐决断,手段狠辣,令人感到恐怖。

 

冬日可爱用来比喻人态度温和慈爱,使人愿意接近。与之相对的成语是夏日可畏

 

10

半部论语

  “半部论语”,在字面意义上的确是半部《论语》。它出自宋代文言轶事小说《鹤林玉露》。

 

《鹤林玉露》中曾有这样的记述:北宋时期,政治家赵普出身小吏,读书不算多。他辅佐宋太祖赵匡胤东征西讨,统一全国。后来,宋太祖任命他为宰相。宋太祖死后,他的弟弟继位,史称宋太宗。赵普继续担任宰相。

 

有人对宋太宗说,赵普所读之书仅仅是儒家的一部经典《论语》而已,当宰相不恰当。



宋太宗有次问赵普:有人说你只读一部《论语》,这是真的吗?赵普回答:臣平生所知道的,确实不超出《论语》这部书。过去臣以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臣用半部《论语》辅助陛下,使天下太平。

 

半部论语旧时用来指对儒学经典《论语》的夸赞,比喻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能治理国家。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整理,由网站团队(微信公众号搜索:北京小学学习资料)排版编辑,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https://img.jzlt100.com/uploads/files_user49/question/5ec64705177d8154134.png



扫码添加“家长论坛”微信好友(微信号 16619908263

获取小初高作文写作全攻略+技巧+经典素材及使用范例素材资料

咨询北京小初高作文课程请拨打电话 16619908263 (同微信号)


已邀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