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学区房、义务教育减负、小升初和中考的一些零碎思考
点击领取>>>北京小升初语数英笔试面试真题、分班考真题、简历模板
今天坐飞机的时候,想起来几个朋友聊起了学区房,再结合最近很多关于义务教育减负的话题,做了一些零零碎碎的思考,写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义务教育减负:有利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水平更加均衡和学区房降温
假如一个地区有一所小学教学质量特别好,整个学校的人员团队能力超强。如果义务教育课内的难度要求不断提高,那么确实是这个学校会领先小学越来越多,这地方的学区房也就越来越热。
如果今天不断地给义务教育减负,课内的基本要求降低,每个学校只要求达到教委定下的大纲合格,这样确实比较容易实现均衡。这降低了小学里面名校和普小的差距,至于是否因此把全社会小学的基本水准都降低一些了那就是另外的话题了。
如果自己希望学的更好更多,那就全靠家长自己课外补了。这部分也和学校没有直接的联系。单纯的看小学减负确实是会有助于降低小学之间的差距,进而减少单纯因为小学的原因带来的学区房热度。
二、小学和初中实现水平接近:区内学区房逐步降温
这一点我们只讨论一个区内,不讨论区和区之间。在一个区内,由于目前初中升学政策制度的不同,使得学区房有些主要只影响小学,有些影响小学和初中。
一个区内通过小学的降低难度和初中的校额到校,能看到小学的校内教育带来的差异其实是越来越小的。现在各区小学入学还都推多校划片。假如不考虑初中,在一个区内单纯为了择一个好小学去热捧学区房的情况会未来慢慢的不那么激烈,也就是说一个区内的学区房不同的片之间的差异会越来越小。
所以选片可能会变成选区了。反正买学区房的家长也都是喜欢自己花力气报培训班的,花很贵的钱去选个名校的性价比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高了。
高中并不在义务教育之内,高中的差距并不是一个主要社会矛盾。
中考的校额到校等政策都要求是本区,跨区只能靠统招的一些名额分配。所以基本上未来的学区房择校逐步可能主要就是择区。当然我说的这个是比较单纯的一些情况,实际情况下有很多特例,另外也有很多与初中升学有关的学区房。不过整体的趋势来看区内的差异就会越来越小。
这里我并不是说传统意义上的学区房会降价,房价的影响因素太多了。只是说择校对于最后成绩的影响会比以前要小一些,理性的看学区房也不应该像以前那么热。
三、义务教育阶段:课外辅导班热度会超过学区房
我们的各种教育和升学制度调整确实是很巧妙的缓和社会矛盾,实话实说确实是比较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
义务教育并不是选拔人才。学校达到教委定下的合格目标也就够了。至于鸡出多高分确实是家长自己的事情。
2020年校额到校的要求是中考要达到500分,也就是说500分就可以认为是教委认定的优秀成绩了。而如果走统招实际上500分在2020年只能保证你有个普通高中上。
站在领导的角度来看,能合格毕业是义务教育的最基本要求,能有个高中上就是义务教育阶段一个优秀的要求。至于你要考重点高中,那完全是你们家自己的事情了,而不是学校的责任。
未来的大趋势来看,不但小学要减负,我觉得初中可能都要减负了。因为如果初中不减负,小学和初中的难度差别大,就会有新的问题不断发生。
减轻初中负担,让全部的学生顺顺利利的初中毕业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对于我们的领导来说可能远比选拔人才更重要。 通过普遍的减轻压力的方式来缩小义务教育阶段的差异也会相对的弱化学区房。也就是说,在义务教育阶段取得高分更多的是依靠家庭而不再是学校了。真正能在家自己辅导孩子学习的家庭现在应该是微乎其微。这样就会使得想取得好成绩的家庭更多的要依赖于课外的培训班辅导班了。 这样培训班只会越来越热。
四、校额到校: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初中的择校矛盾
校额到校确实是很大程度的缓解了中考过程中录取带来的社会矛盾。如果是义务教育减负是削峰,那校额到校就是填谷。 只不过这个填谷更多的是填缓和矛盾的谷,而不是填补成绩的谷。
我们举个例子,两个学校的同样数量的学生考上某重点高中,一个学校是通过校额到校,另一个是靠统招成绩,分数平均分数上可能有很大的差距。
以前家长还能通过考分做一些判断。去年开始各个学校中考已经不让公布成绩了,都只公布中考升学率的数字。而有校额到校以后,这个数字去看各个学校都差不多。比如去看去年中考,很多初中升重点的比例都差不多在40-50%
当然这个比例未来肯定会下降的,原因是放开二胎以后幼儿园小学的人数剧增,初中作为义务教育也会剧增,小学初中的学位增长速度是远远大于高中的。不过这个下降也会是一个整体性的下降。
所以校额到校制度确实是一个很“聪明”的缓解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焦虑的方法。 但是这个政策部分的掩饰了成绩,参与到里面的家长只能冷暖自知了。
五、二胎之下的义务教育出口:最大压力在中考
网上有一个统计数字,从放开二胎的那一年之后,北京幼儿园的人数剧增。 义务教育现在覆盖了小学和初中的一共九年。这九年首先面临的就是解决孩子能有学上的问题。
海淀西城这两年一直在抓紧新建小学初中,很多新的中学只有初中部。义务教育的出口就是中考,未来中考的压力会是巨大的。
当然从我们义务教育的角度来说,政府并不保证每个学生一定有高中可以读,社会分工也会把很多人在高中阶段分流职高中专。从城市的发展规划上来说有限的资源会首先保证幼儿园小学和初中,义务教育不覆盖的高中也并不是发展最优先的。高中学位的增长肯定是比初中小学慢的多。
疫情一来,北京原本还有一个分流到海外读高中的也会急剧下降。考上重点高中甚至有考上高中的难度都会与日俱增。中考可能真的内卷最厉害的地方了。
义务教育的出口压力越来越大,可是小学还在不断减负,这矛盾短期无解,长期看可能九年制是一个相对好的模式。 我们看到很多新的九年制的学校,校内我们能看到是越抓越早、越抓越狠。毕竟中考成绩的那个压力是始终在这个学校身上的。比如网红校京华。 按照这个逻辑尽管是新开的可能还没有毕业成绩,去年这些新设小学部的九年制学校特别是以往中考成绩不错的还是很值得期待的,比如海淀的人分、上地实验、西城的铁二等等。
猜测:义务教育阶段的特例试点是否能长期存在确实不好说
按照前面说的,义务教育阶段难度降低,又有校额到校缓解社会矛盾,按说择校热应该降低才对怎么感觉反倒越来越激烈了。
这里面确实很大程度上和我们现在存在的一些特例试点项目有关。以北京为例,各个区都会有一些学校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择优。这个事情带来的社会矛盾和舆论压力能看到是每年都会更激烈一些。而且随着网络信息的传播透明化,一些原本在小范围传播的方式方法越来越浮出水面,外加的升学人数的每年不断增加。
这个矛盾如果因为某个事情爆发而导致特例一刀切全砍掉也是有可能的。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整理,由网站团队(微信公众号搜索:北京小学学习资料)排版编辑,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扫码添加“家长论坛”微信好友(微信号 16619908263)
获取最新六年级北京小升初语数英笔试面试真题、分班考真题、简历模板!
咨询北京小升初笔试/面试/分班考课程请拨打电话 16619908263 (同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