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确实是能反映出孩子的真实
泽哥致力于对教育政策、升学消息、学校信息、经典题目、孩子表现做出自己的点评仅供参考。
昨天结束了春季课的学习,明天就要开始暑期课了。照惯例,春季最后一次课是期末考试,检验孩子这学期的学习成果。一共15讲,出了15道题,基本上每一讲对应一道题,用的基本是当讲最主要的方法,难度中等偏上。两个班,同一张试卷,进班时两个班成绩确实略有差异,A班高于B班。每次课我讲的方法和内容两个班大体一致,只是A班因为讲的快些,会补充更多的东西,但是这些东西在考试中均没体现。
以上是这次考试的前提。
这次考试的结果:在高分段A班明显高于B班,我可以不夸张的说,同样的试卷,同样的时间,A班至少有5个孩子要做得比一般的老师得分高。A班的倒数第五名拿到B班基本上是正数第五名。B班基本上只有三名学员到达了A班的平均水平。
以上是这次考试的结果。
于是我就在想,讲同样的东西,留同样的作业,考同样的试卷,两个班的孩子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异。带这拨孩子也正好一年了。我觉得差异主要出在这么两个方面:
1、上课听讲。A班的孩子做题是要比B班的孩子快的,但是A班的绝大部分孩子在上课的时候,即便这道题自己做对了,但是大多数也会听一下老师的方法。而B班有的孩子会做了就会继续往下做了。而我开始讲课之后有时候又顾不上这些孩子,就导致课上讲的东西没有全部吸收。
2、基本知识。考的难度虽然不低,但是用到的知识点和方法其实都是上课多次强调的。但是还是能看出来有很多孩子对于这些知识点掌握很不熟练,回去只是刚讲完课就做作业,甚至这些孩子很多都是课上就把作业做了,没有一个复习巩固的过程,回去也不做其他题,导致基本的知识没掌握。如果不是要拼全北京市前30名,其实基础的东西全掌握就足够了。
最后我的结论是,有句老话说的真对: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高考状元真不是老师教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