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父亲们节日快乐,去带孩子上个课外班可好

题记:今年的父亲节,从带孩子上课外班开始。


之前写了一篇文章讲我曾经带过的一届一年级的班:我曾经带过的一年级长期班今年小升初,到底能不能七岁看老(可点击)。里面特别提到了三位小朋友从一年级开始就是爸爸陪课的情况。所以值此父亲的节日,想聊聊陪课的那些事,期待越来越多的爸爸们来陪孩子上课。


我带线下的面授课算起来应该是整十年了,据不完全统计,班上听课的家长大概分成这么几类:

1、认真听课的家长

这部分家长在低年级占大多数。家长虽然题都会做,但是还是想听听从老师的专业角度如何分析问题,用哪种方法做,每道题锻炼孩子哪方面的能力等。毕竟家长一做应用题就都用方程,讲的小孩完全不懂。

这部分家长一般在每学期前两次课出现的比例最高。尤其是升年级换老师的时候,这时候一定要认真听课,同时观察自己家孩子。听这个老师的讲课,会不会讲错题,讲的是否生动有趣,讲的是否逻辑清晰;看自家孩子是否喜欢这个老师,是否适应这老师的讲课风格,是否能够紧跟老师的思路。

这部分家长随着年级的增高会越来越少。原因是高年级的课程太难了,家长听不懂了,也就不认真听了。这也是为什么网传的名师,后面都有家长录像拍照,就是因为听不懂了,就只能做做这些工作了。一般来说,高年级还能陪着认真听课的以爸爸居多。毕竟从概率上来说,爸爸是理工科毕业的比例大。




2、认真记笔记的家长

和上面那一类还不太一致。这部分家长有时候是不需要认真听讲的。等老师讲完之后,刷刷刷把黑板上的东西一记,就可以接着去干自己想干的事了。这样回家之后如果孩子某个题不会做了,至少还可以把笔记扔给孩子,让孩子自己看。当然程度比较高的家长也可以通过自己看笔记把老师的讲法吸收之后再讲给孩子。

这一类引申出的偷懒做法就是把老师的整堂课录下来,或者在老师写满一黑板之后拍照。不过我一直对这个做法持保留态度,因为我曾经在公司开会时候也会拍照PPT上的内容,不过过后就从来没看过了。

这部分家长中还有一类学霸家长。就是边听讲边记笔记的家长。这些家长的特点是发挥了自己在高中记笔记的方法,笔记记的比老师上课写在黑板上的元素还要多,回去完全可以做到根据笔记给孩子进行复习。这些家长应该是属于对孩子学习最上心的家长了。




3、认真工作的家长

对,您没看错,有一部分家长是会带着笔记本电脑来上课的。孩子上课,家长工作。我认为随着年级的提高,这一点无可厚非。毕竟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而且据我观察,一般这种家长也大多素质较高,回去辅导孩子一般问题不大。另外,如此努力工作也能给孩子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

比较神奇的是,从我多年来的观察,似乎用电脑画图的家长居多,尤以建筑图和电路图更甚,难道是是因为这两个行业的特性?

认真看书,认真学习的家长也都可以归到这个范畴。




4、认真看剧的家长

这部分家长是最容易分辨的。上课塞个耳机,面前立个IPAD,时不时面露一丝笑容。下课时候拉着孩子递吃递喝,和前几类家长下课拉着孩子问听没听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非常奇怪的是,我一开始本以为这部分家长的孩子比较弱,但实际是我看到很多考入人大附早培的孩子家长也是属于这一类。可能是因为这些孩子已经非常自觉了,所以家长非常放心?各家情况不同,还是建议不要盲目模仿。

认真看手机的家长也属于这一类吧。


5、认真睡觉的家长

这是我最怕的一类家长,尤其是在寒暑假时候陪读的老人。因为上述几类家长基本上不会对我上课造成什么干扰,但是这一类家长会。我碰上过好多次,在上着上着课的时候,后面就会发出不同的呼噜声,这时候就非常尴尬。我正讲着课也不好过去提醒,孩子又出于面子不太想去承认这是自己的家长,这时候就只能依靠别的家长了。想想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教室里冬暖夏凉,环境十分宜人。


6、认真接送的家长

加上“认真”二字真的不是因为队形。如果真的是能够做到准时把孩子送到教室中(如果能提前点来做课前测就更好了),准时在下课时候把孩子接走。那这部分家长我认为就可以称得上是“天使家长”了。我也是自己真正操作过之后才知道这一点的不易。值得欣慰的是,我发现这一角色很多时候都是由爸爸担任的。


7、其他

这些就都是属于老师不太喜欢的几种类型了,包括:

(1)上课接下茬的家长

(2)迟到了还大张旗鼓让孩子坐这坐那的家长

(3)放学半小时还不来接孩子也打不通电话的家长

等等吧。


各位爸爸们,以上六类您现在处于哪一类呢?连白展堂都带孩子去上课外班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窝在家里呢?让我们从第六类做起,看看谁先做到第一类可好?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