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家聊一聊中考成绩背后的那些事

题记:中考和高考看似雷同,其实差别很大。

备注:一篇有关中考的概念科普文。


有关中考的文章,之前也写过很多篇了,可以先看看历史文章有个大致概念后再看今天的文章。

有说初中分班考试的:分班考试备战方法

有说中考锁区的:外区考入东西海三区方法

有说校额到校的:该如何看待校额到校


赶在今天中考出分之际,力争让大家对于中考政策和形势有更多的了解,能够不被网络上的各种说法左右,做出自己的判断。


一、中考成绩最基本的前提



全市统一试卷,各区分别阅卷。

这个政策从泽哥中考时就是这样执行的,一直沿用至今。我们不去聊为什么采用这种分区的方式,只聊这种方式带来的后果。

1、阅卷标准不统一导致各区分数没有可比性

泽哥不敢说哪个区阅卷松,哪个区阅卷严。比如之前都说朝阳丰台判的松,因为中考一出分都和海淀西城几乎平齐,但是实际水平大家都普遍觉得那两区低一些;比如今年西城高分段人数和海淀相当,在总人数西城遥遥落后海淀的前提下,很难让人相信两区的阅卷标准是一致的。

但是区排名对于学生是实打实的参考标准。


2、各学校录取名额是分配到各区的

详细介绍在之前外区考东西海一文中有说过,如果不了解的家长可以通过前面的链接进行查看,就不在这再占用篇幅了。


3、现在中考是先出分,再报志愿

所以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区排名,再根据目标校同一档次学校的录取人数,大致能够推断出自己能否被这所学校录取。(参与过出分报志愿高考的家长应该会更懂)


4、中考志愿是平行志愿

这一条可能很多家长都不太了解了,因为咱们当年高考时候都不是平行志愿。包括小升初摇号,也不是平行志愿(平行没法摇……)

平行志愿指的就是比如北大附招300人,一志愿报北大附的500人,二志愿报北大附的800人(后面先不管),那这300人不完全来自于一志愿的500人,是来自于一志愿的500人,以及二志愿中没有被一志愿录取走的那部分(比如400人),这500+400=900人中,中考分数最高的300人,会被录到北大附。

所以如果一个学霸不想留本校高中,他在海淀可以怎么填志愿呢:十一实验班、101实验班、首师附实验班、人大附、十一、清华附、北大附、101。这样只要他分数线高于101的录取分数线,就会被这些其中之一录取。(有一些学校实验班的志愿是单独可以列出来的)




二、高中录取分数线代表家长对学校的预期,而不代表学校高中的水平

很多家长评判一个高中的好坏,都是看往年这个高中的中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这个是不完全对的。因为这个分数其实是当年所有的初三家长给这个学校的打分,不能表示出这个学校的真实水平。比如,家长觉得A学校比B学校好,就会填志愿时候把A填前面,这么做的家长多了,A的分数线就会比B高,但是这俩学校真的差别很大么?我觉得分数线在5分以内的学校基本都是同一档次的,原因就是上面说的那个平行志愿的原因。

不过,大体顺序是差不太多的,比如海淀,肯定是六小强在前面,其他学校依次在后面。今年育英学校出了个状元,可能会把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往上拉一拉,也可能顺带着会把育英中学的分数线往上拉一拉(万一有家长分不清这俩学校呢)。




三、中考成绩优秀的学校无外乎两种



1、小升初中自主招生空间比较大的

这部分学校所占的优势是生源质量好。在其他学校都是以派位为主的情况下,这学校如果小升初的学生都是经过自己选拔上来的,那在基本生源上就赢了。毕竟学校老师圈里有句话:“你给我的都是土豆,我怎么努力也不能把他们变成金子。”这部分学校以民办校为主。


2、学校想通过中考成绩闯出一片天的

这时候有家长就不解了,为什么还有学校不重视中考呢?因为有一些学校名气已经很大了,不需要再通过中考了。比如人大附四中实验(有能力的提前签,学校高中足够优秀不用管初中)、十一和二中(最厉害的直升学生不中考)这些学校。

除了这些大家公认的高考牛校外,其他学校因为高考拼不过,所以就只能拼中考了。因为中考比高考好拼:

(1)竞争对手少。牛校都去拼高考了。

(2)出成绩的方法比较单一。就是靠学校作业多,老师抓得严。之前老有家长问我要想中考成绩好去哪学校。我就常说:就去打听一下初中哪个学校作业多,写到十一二点那种的,哪个学校中考成绩就好。




3、举几个各区中考成绩好的例子吧。

(1)人大附中双安分校:生源又好,抓的又紧,又有直升本校高中的目标,稳定在海淀前三。

(2)首师附:典型的高考拼不过,先努力拼中考,拼出了两次海淀中考第一,有了名气,近两年转型拼高考了,看看过两年中考第一那波学生高考时候能不能闯出一片天。

(3)十三分、五分、一七一:这些基本上都差不太多,学校高中没啥竞争力,就靠初中出名,所以基本上这仨学校作业都是写到十一二点的。传说中的家长帮孩子写作业绝大多数出自这几所学校。

(4)华夏女中、人朝分:这两个今年一个初三一模西城第一,一个中考朝阳第一。都是占了特别优秀的生源的缘故。是属于那种你当年看不上他,三年后他看不上你的这种感觉。


4、泽哥推荐

(1)还是先推荐重点高中的初中部,一方面老师质量有保障,另一方面直升本校相对容易。

(2)如果就想有个好的中考成绩,那就选管的严作业多的。

(3)如果又想中考成绩,又想全面发展,就选学校实验班、除师达人分的其他民办校等。

(4)总之,重点中学初中部的普通班能不选还是别选了,肯定不如上面三类。


四、中考成绩的表现其实是三年前埋下的种子

其实高考成绩也是,只不过高考成绩一般代表的是六年前。

所以只看学校某一年的中考成绩,而不去看背后的原因的话,盲目的追涨就容易选择错误。同一档次的学校,更多的其实就是看生源水平。


就拿西城来说吧,很多家长都纠结四中好还是实验好,我其实想跟家长说:不用考虑这么多,您家孩子去哪,哪就好。去了哪个学校,就争取为这个学校高考时候多增加一个被清北录取的学生。离开二中这么多年,我就记着二中当年有一句话:今天我以二中为荣,明天二中以我为荣。


因为这个水平的学校,只要校长不拖后腿(对,说的就是那几个崇尚素质教育的校长),学校各方面水平其实差不多。这时候就是拼孩子的主动能动性了。比如泽哥当年中考选学校,就是看自己喜欢的女生是留校还是往外考,来做自己的决定。


五、总结一下

总之呢,就是想告诉大家,现在网络这么发达,网上的信息非常多,作为家长,我们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对网上的信息进行甄别。毕竟发放信息的每个人的立场不同,就会选择性公布正确的信息,而不是全部的信息。比如泽哥说的这些肯定也不是全部的(因为全部的拿不到……),也需要大家自行判断。


最后遥祝大家都能选到理想的初中高中~






最后的最后,有一些泽哥在朋友圈找到的图片,分享给大家,不做评论了。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