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小升初已经有五所学校率先考试,你参加了几场?
题记:2020年的小升初,和今天的天气一样火热。
备注:当预测说多了之后,总有能预测对的时候。
在说是哪五所学校和具体点评之前,先来做个统计吧,身为现在五升六的家长(2020年小升初相当于是现在五升六的孩子),孩子已经参与了几所学校的考试?
这五场分别为:两场海选+三场夏令营
两场海选:八中少年班+人大附早培
八中:八中素质班更多是四年级孩子参加,在这就不再多说了。八少基本可以理解成忽略不计,因为能通过八中复试以及最终试读的基本上是智商又高,习惯又好的才有希望,人数也很少,二十人左右,就忽略不计了。
人大附:民间传言,这次人大附一共2.2万人报名,为了好算,我们就当有两千人不参加吧,这样总共2万人参加考试,最终早培每年大概录取160人,算下来录取率只有千分之八。但是,其实这么算有比较大的问题。(1)2万人中有四年级的,四年级基本只会录30-40人,所以四年级的应该除去(也不知道有多少四年级的,就当一半吧)。(2)这次不仅仅是为招早培,明年人大附本部和双安分校的招生也都指着这次活动呢。所以真正招生人数应该是早培(160)+本分(大约300)。所以这样算下来,对于五年级总共招420人,一共1万人参加,这样看起来录取率就是4%了。是不是看起来就还可以。
后续就是等待短信通知是否进入夏令营,然后网上打印了。初试—夏令营—面试,之前都是这三步,营内一般是以现讲新知识,再考为主(有点类似简化版的八中试读),最终录取会以营内成绩为准。
三场夏令营:建华实验+人大附朝阳分校+海淀外国语
泽哥在一个月前写过一篇文章:《建华实验,人大附朝阳分校,海淀外国语,民办校的夏天,选哪个?》
当时正好是这三所学校在两天内同时发夏令营的招生简章,写了很多夏令营的高大上的内容,当时泽哥就觉得这些夏令营是披着夏令营外衣的小升初考试,还吐槽了一下现在民办校考试的报名费从之前的几十或者不要钱,直接涨到了几千。
这两天,这些学校的夏令营基本结束了,不出意外的是,全有文化课的考试环节。如果我是学校招生老师,一定会认为能够花这么多钱来支持学校夏令营活动的家长对学校是真爱。那么对于考试成绩优秀的,营内又表现比较好不捣乱的孩子一定会在之后特殊关注。至于什么时候通知录取,那就得看学校和所在区教委等多方面商谈的结果了。泽哥预计,六年级上半学期来个口头承诺应该不过分,毕竟得给优秀学生家长一个定心丸,要不就跑了。至于最终录取,估计还是得等六下最后的时候。所以参加了的家长就保持好电话畅通,这篇就可以翻过去了。话说五升六的家长手机就别静音了吧,就这一年,多接几个骚扰电话没关系。如果自己一个人在家洗澡,最好也把手机装个防水袋一并带进去。
在这心疼一下建华,原本定的是今天考试,但是和人大附撞车,所以不得已提前到了昨天,今天把大家都放假去参加人大附考试去了,也可以算得上是暖心的建华了吧。
如果家长之前没参与夏令营,也没关系,还有冬令营可以参与嘛,别着急。如果有家长觉得夏令营没考好,因为没准备,那也没关系。因为,如果孩子这次夏令营考60分,到冬令营能考90分,那学校肯定是更喜欢的,毕竟说明了孩子的潜力和学习能力。所以这个时间点对于五升六家长来说还不是世界末日,小升初才刚刚开始,提升孩子学习成绩还完全来得及。至于信息方面,可以先从关注《泽哥点评》公众号开始。
以下是一些今天想起来的闲聊内容:
前两天和人聊天,又重新提到了小升初讲座(包括文章)对不同年级家长的意义。对于六年级家长来说,小升初讲座更多是告诉家长目前具体应该干啥。比如该报名哪些,该去哪些学校什么时间参加活动。对于低年级家长(学前到四)来说这些更多是指导作用。就是看看学习的方向。不过对于学区房这么大的事,泽哥一般不敢给建议,还是得靠家长自己决断。
以下是关于这次考试具体内容的方面:
我们先抛开八中和人大附的神测部分不谈,因为这部分一方面谈的已经足够多了,另一方面也比较偏,人大附今年神测的占比想较往年又小了一些,有几套卷子加入了奥数的题目和逻辑的题目,当然还有语文和英语方面的内容,心理部分感觉更多的是起到一票否决权的作用。
对于这五场考试来说,聚焦具体考啥用处不大了,因为不可能只做那些真题对吧,万一明年换题了呢(而且一定会换),这些真题顶多是用于明年考前来做个模拟,看看水平,所以明年考前再看就完全来得及。(其实真实原因是泽哥目前也没收集到所有考题,还望考过的家长回家问问孩子具体考了啥告知一下泽哥)
不过,考试的大概难度还是有的。但是同一份试卷,肯定有的孩子说简单,有的孩子说难,我尽量从客观的角度来说。
首先数学:很多家长都纠结机构的班型,觉得是不是高班型上重点校的概率大啊。泽哥说:那是一定的啊。因为机构的高端班型都是选拔出来的,本来就是牛孩,那牛孩上重点校的概率本来就大啊。但是从真正班上所讲的内容来说,班型不是最主要因素。因为机构的高端班型普遍是两个目的:(1)人大附(2)杯赛。这两个都有一个相同点,就是考的难,所以机构的高端班也会讲的难,讲得快,完全是为这两个服务的。但是现在已经没有杯赛了,如果又不是非要拼人大附的话,以学而思为例,勤思班的难度和进度就足够应付绝大部分的小升初考试了(比如这次的三个夏令营)。但是这里说的足够,指的是得把勤思班的内容都学明白,学会才可以。有的孩子身在高端班,但是连作业都不能完全做对,那不叫高端班的水平,那也就是勤思班中牛孩的水平。所以不要看班型,而是看孩子自己的学习水平。目前看三个夏令营和人大附初试的考察难度,勤思班所有题目会做,就足够了。
比如人大附今年考的必胜策略和猫吃老鼠(国王放囚犯)在四升五暑期勤思班的讲义中都有,只是我还都没讲到……只能安慰自己五升六才是重点吧。
其次英语:英语的评判标准比较简单:PET难度。所以还是那个问题,孩子是PET优秀就会觉得简单,孩子是PET通过,就会觉得有些难度。孩子是KET优秀,那就会觉得太难了。所以,尽量在五下或六上刷个PET优秀,不仅小升初考试没问题,中考也问题不大了。
最后语文:泽哥是最不懂语文的了,总是说考文化常识,但是到底哪些文化常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泽哥就不知道了,给的建议只能是多读书。但是问题是泽哥小时候读的书也不少,但是语文成绩就是很烂,所以这块期待专业语文老师来解答吧。
除了传统三科和神测,目前还没看到有考其他内容,之前人大附考过科学,近两年没考过了,我觉得还不用刻意学习,掌握一些基本常识和概念应该就好。
但是有一块是没法准备,但是之后会考的越来越多的,就是学校上午讲新知识,然后下午(或第二天)就考讲过的新知识。所以这块更看重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而不是之前具体学过哪些知识,这部分内容是咱们家长在平时要重点培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