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摇号,公民同招,如何应对


题记:所有政策,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备注:作者有太多话想说,导致文章很长,看完的都是真爱。


在上周,一篇对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冬令营的媒体报道直接导致了海外冬令营的取消。引出了教育部对于“公民同招”的点评。


下面来说说泽哥对于这个事件的看法。我尽量避免一些废话,如果家长哪块觉得讲的不明白可以留言。

一、小升初择校的基本逻辑

家长想进好学校,但是好学校更想要好学生。

历来小升初 ,家长进入好学校的方法都是学校通过各种途径找来的,无论是之前的共建特长,还是现在的寄宿民办,抑或是将来的XXXX。这些途径都是学校为了招好学生而找的途径。

学校为什么想招好学生?


因为人大附近20年崛起的例子充分的告诉了各个学校,只要把最顶尖的孩子招来,那学校就能出成绩。用某学校老师的话来说:你给我的是土豆,我无论如何也没法变为金子。尤其对于初中来说,初中好孩子在自己学校,大概率升本校高中,为高中的清北人数贡献自己的力量。

好学校只依靠好学生么?


从现在已经摇号的东西城的老师反馈来看,好学校确实聚集了一批好老师,但是这些好老师在教差生方面实在是经验不足,他们的经验都在于如何把90分的孩子教到100分,而把50分的孩子教到90分,经验实在欠缺,所以一气之下才会有老师说出上面土豆的话。但是如果真给他们好学生的话,他们有信心让这些好学生一直保持领先。很多学校初中实验班的老师都会认为只要学生质量OK,他们教出来的孩子考上本校高中不成问题。


二、为何要对学校招好学生进行阻挠呢


本质还是因为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大家想进的学校就那么几个,招生量是有限的,就注定了是个少数人的游戏,这和义务教育的大方向确实不符。所以,为了能够让多数人满意,就只能采用“摇号”这种看似公平的方式。

这个问题不能讲太多。

小升初统考是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


每次都有很多家长呼吁小升初统考。但是会有个非常大的问题,在校内这个难度下,只要不得满分,基本上就和重点学校无缘。而怎么能保证孩子得满分呢,那就是大量枯燥的练习。大家看上去丰台是看期末统考,但是别忘了丰台是有附加题的,奥数难度,没学过奥数基本没戏。说到底还是个少数人的游戏。而丰台能这么做的主要原因是北京扶持教育弱区的大背景。


三、摇号可能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但确实是最维稳的方式

泽哥这两周在了解了全国各主要城市的小升初风声后,特别建议大家,尤其是现在五年级以下的家长,要充分做好摇号的准备,即便是在海淀,因为这个大趋势基本上只能被延缓,但不会被阻挠。


四、公民同招目前只是一个概念,具体操作方式并出台

北京应该是比较晚听到这个词的城市,上海、杭州、成都等城市听到的比较早,因为在这些城市,初中最好的学校基本上都是民办校。公民同招到底是个什么概念,是个什么样的操作方式,领导们还没公布的最主要原因是还在和各地的学校协商过程中,因为问题非常大。但是大体上泽哥预测会有这么几种操作方式,无论哪一种,对于家长来说民办校都会丧失一些吸引力。因为民办校目前最大的优势在于生源整齐,好学生占比高。

以下全是泽哥预测:


第一种:民办和公办在招生时间点上相同

也就是民办的招生时间一再错后,比如和海淀一派同一时间。如果参加民办面试,就没法参加海淀的一派。这和上海目前幼升小的公民同招意思差不太多。把二者的时间点变成一致。这个算是对家长影响最小的方案了,因为至少民办校还能有自主选择生源的空间。

第二种:民办拿出部分名额摇号,政府出钱

北京有两所民办校在试点这种方式,但是泽哥认为,这种方式推广的可能性不大,毕竟政府没那么多钱把每一个人的钱都出了。如果政府和家长都不出钱,民办校又活不下去。

第三种:民办和公办一起摇号,选择民办的家长需要交学费

如果是这种政策的话,那么民办校又没有好生源,又得收好多学费,校园环境除了海外,其他的环境好像也比较一般,那真的有家长会选择被派位到民办校么。或者进一步想,现在民办校录取,不交钱就不录了,反正有好多等着交钱的。要真是摇号交钱,摇上了就是不交钱,学校也没啥办法吧,不能不让上学吧。

以泽哥的智商,是想不出有什么其他能够“公民同招”的途径了。等消息吧 。

对了,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新闻里说是要明年开始实行,但是现在还一点风声都没有,这个雷到底是2020年炸还是2021年炸,只能敬请期待了。


五、北京的情况更复杂,变数也更大

之前就老有家长问到,为何东西城全派位,海淀就有那么多点招机会,真的是因为教委在西城么?非也非也。

海淀的附中太多。


从逻辑上来说,所有附中的的管治权其实不在教委,而在附中对应的大学。这也就能解释,为何一直在网传西城实验其实是有自己的点招渠道的,就是这个原因,因为人家的顶头上司不是西城教委,而是北京师范大学。

民办校有公办校的背景。

海淀的几个比较知名的民办校,除了海淀外国语之外,其他的民办校都有公立校的背景,而海淀的这些公立校,背景又是不知道有多深。再加上近两年民办校在海淀取得的优秀成绩,尤其是吸引了外区不少优质生源到海淀,可以预见的是海淀今后几年的高考成绩只会越来越优秀(参见第一条好学校想要好生源)。而作为海淀教委,这种在成绩方面大幅提升的业绩一定是领导们考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基于上述几个原因,海淀在派位的执行上力度远逊于西城东城也就非常好理解了。

集团校遍地开花。

另外,泽哥大胆推测,即便民办校无法自行选择生源,采用摇号的方式,那么以现在北京集团校遍地开花的形式来看,对于想进入某集团校,从而进入集团校实验班,获取集团校高中签约资格的家长来说,花钱派位到民办校其实也算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六、100%摇号下如何安排学习

昨天一篇水木上北京新高一妈妈发的文章在家长圈中热传,其实每一个上过北京重点高中实验班的孩子都有所感悟。本来实验班压力就确实大,再加上现在高一九门都算总分,不像泽哥当年,历史地理政治就做个样子,导致压力进一步变大。不过咱们还是从小学来说吧。

奥数的现状

之前我们在课外学数学,学的都是奥数(不管怎么改名),为的是在杯赛中取得一个好成绩,从而参加学校的小升初考试。但是现在,学校几乎没有小升初考试了;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通过摇号小升初的孩子也会越来越多;杯赛更是变成研学,成为了少数人的游戏(还有被再次取消的风险),很多去参加的家长也是边抱怨边无奈。那么除去非人大附不进的少数人外,如果想让孩子最终高考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该如何规划学习的这条路呢?


顺利衔接初中


记得泽哥在刚上初一的时候,老师就对我们班的同学说:你们这届正好碰上教改,导致小学教的内容比较少,所以你们基础就比较差,你们会发现初中学的内容和小学相比更难,内容也更多,需要你们更努力。同样的话,上高一的时候高中老师又重复了一遍。所以下面建议都是基于如何能够顺利衔接初中,从而通过优秀的中考成绩进入重点高中的基础之上的。至于小升初就不作为重点目标了,因为都派位了,当然,如果真的按照这个学下来去参加小升初的考试和面试,成绩也一定不会太差。

首先,先保证校内的成绩。校内成绩低于90分,绝不是孩子能力的问题,要不就是孩子习惯不好,要么就是家长不上心,基本没有别的原因。和孩子的智商,在外面报没报班,玩多少游戏都没啥关系。

其次,要有明确的认知,校内的难度是远远达不到初中所要求的难度的。大家去看高年级课内的数学课本,已经有很多涉及奥数的内容了,只不过这些内容在全区的期末统考中不一定会涉及到。但是因为这部分内容在课本上有,初中老师就会默认大家会,而且甚至重点初中的老师会默认大家会这些内容的举一反三版。所以初中老师不会讲这些内容,而如果孩子没有掌握的话,那么跟上初中老师的进度会存在一些困难,而这时候已经没有时间和方法去补上这段差距了。

所以,虽然课本上这些比较难的部分占比较少,但是正因为占比少,老师讲得少,这块难度提升的部分就是需要大家自己在课外提升的地方了,为了能够无缝衔接初中。但和之前不同的是,因为不用搞杯赛,不用小升初考试,没必要学到杯赛要求的难度那么高,以奥数常规五星分类的话,二星难度就足够了。如果孩子有能力有天赋能够做到三四星,那家长 一定要给提供条件,让孩子在竞赛这条路上走的远一些。因为从现在北京的中高考数学试卷上来看,都是有竞赛方面内容的。至于五星,能把答案看明白基本上就能目标人大附了。泽哥之前写过一篇关于奥数学习的文章,大家可以参考:小学奥数应该这么学(可点击)


关于数学和英语提前学初中知识的问题

至于要不要提前学的问题,之前泽哥写过一篇文章:我为什么不支持提前学初中(可点击)。现在看来,形式确实有了比较大的变化,因为随着摇号比例的增加,小学奥数不需要学到那么高的难度,那么在六年级春季,就可以在小学奥数复习和初中知识提前学的两条道路上齐头并进了。因为奥数复习不需要那么高的难度,时间上就宽松了很多。提前学初中内容也可以在刚进入初中的时候减少孩子的压力,毕竟现在的中考要考十门,孩子入学时候能够把最麻烦的数学搞定,会轻松不少。

当然,提前学性价比最高的还是英语。在这强烈建议所有高考想出好成绩的孩子,在小学阶段,完成PET阶段的学习,达到高考英语的水平,这样中学少学一科,优势将会非常大。当然,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弊端,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也有说:


终于算是把在这个话题下想说的话大概说完了,陆陆续续写了四天,肯定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最后再表明一下我的观点吧,目前看,摇号是大趋势,但短时间内还会有一些可操作的空间,只是会越来越窄。尽早准备吧,用目标解决焦虑。


留言

且不管学校怎么招,学习是自己的事,不论什么时候,学习好,肯定是对的


就是奥数还是要学,但不必因为想获得一个杯赛好成绩获得小升初优势而学得过分难,英语还得继续学因为性价比高,不知道总结是否到位,本来都已经打算弱化英语学习,加强奥数了,现在看来貌似不必了。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