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学校,选离家近的还是选名气大的
题记:选学校中的那些坑。
备注:每家情况不同,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考量。
最近不知为何,很多家长前来咨询泽哥关于选学校的事情,泽哥也借这个机会给大家讲讲泽哥的看法。
一、学校名气的来源
我们一般谈起某个学校比较好,一般都是指的是成绩好,而这个成绩绝大多数情况下指的都是该学校的高考成绩,如果说的是中考成绩,一般会特殊说明,比如十三分、比如五分等等,这些都是由历史因素所导致的。
怎么去看这些学校的高考成绩呢?除去民间传言外,我们一般的了解都是来源于学校及网络上的一些公开信息,比如获得高中五大联赛的一等奖学员的出处;比如获得清北自主招生的学员出处等等。至于学校公开的信息,则是五花八门,例如考入清北人数;650分以上人数;600分以上人数;本科率;每科状元数量等等,这部分基本上就是学校选自己有优势的地方来公布。
那么学校这些高考成绩怎么来的呢?就更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了,学校的硬件条件;学校的老师水平;学校的校长态度,但是最重要的,是学校的生源水平。而高中的生源水平是由中考分数而定的。好高中吸引好学生,好学生选择好高中,所以大家要是看近几年各区学校的中考录取分数的话,大家会发现每年的排名基本都是一致的,这个排名就是在家长心目中学校的大致排名,这个排名很难有非常大的改变,上一次非常大的改变是人大附,就更加凸显刘姥姥的厉害之处了。
二、关于成绩的那些事
这些基本上都不是啥秘密了,但凡上过重点初中重点高中的家长都或多或少的知道一部分这些事。学校为了自己公布出来的成绩好看一些,对于校内的一些成绩不太好的孩子基本都会采取一些策略,最常用的就是转学籍到自己集团校内的其他学校,这样本校的成绩就能看起来好看一些,当然,这个手段更多的用到初中,高中不多。由于这个方法的存在,再加上很多学校有直升班,或者为了好学生不去其他学校,在中考一模二模当中雪藏自己学校的优秀学生,导致所有跟中考成绩相关的排名都和大家的理解有些差异,这属于正常情况。
三、再说两句中考成绩
泽哥一直有一个观点。对于初中中考成绩的好坏,判断标准其实比较简单。如果某个学校作业多,管的严,中考成绩就自然好(比如各区那几个中考强校,就不点名了)。如果某重点学校作业不太多,管的也不太严,中考成绩就排不太到前面去,不过学校也不在乎,因为只要能把好的学生留在本校高中就可以了。这也是为什么几乎所有高中重点学校都喜欢要自己学校直升上来的孩子,因为他们觉得外校考进来的都是靠初中多刷题导致成绩上来的,在高中不具备长期可发展的能力。基于学校的这个考虑,初中上重点学校的初中部其实好处非常多,但是前提是孩子得自觉,因为这些学校绝大部分初中抓的没有那么严(这个严也是相对的,比小学肯定严多了)。
四、选离家近的还是选名气大的
1、学校不能离家太远
北京住校的氛围不是特别浓厚,即便是在高中。所以就不能在路上浪费太长的时间,否则一定得不偿失。
2、各个地区都有比较优秀的学校
北京很大,但是除去一些非常偏远的地区,其他地区其实都是有清北的基因的,只是数量多少的区别。比如南边的十二中,东北的八十中,再东北的牛栏山,东西海就更不说了,每个区的每个方位都有一些不错的学校。先朝着这些学校努力吧,能在这些学校名列前茅,能够获得的学校资源也会更多。比如泽哥当年,要是去了人大附就是个普通人,留东城混的就比较开心,学校也重视。
3、想搬家一定综合考虑
这几天总有家长问到我要不要搬家到海淀西城。我的建议是,在家里生活水平下降不大的前提下,能够在海淀西城升学,肯定还是有一定优势。只不过需再次强调的是,在目前的小升初形式下,海淀的派位非常非常非常不靠谱,如果去海淀,就一定不要参加派位,风险真的太大,当然不排除后续会有变化。西城倒是无所谓,到时候拼中考就可以了。如果因为小升初搬家朝阳石景山的话,我个人觉得意义不是那么大,还不如用这些金钱时间精力自己多鸡鸡娃。
五、总结
各家情况不同,不能给出一个统一的建议。我只是想说:选哪个最终都是看孩子自己的实力。只不过,名气越大的学校,学校中想好好学习的孩子占比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