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高中改革看小学学习方向
结合高中改革看小学学习方向
备注:高考看似很远,但其实很近。
就在昨天,教育部发了2020年的第1号文,所有立志于考重点大学的家长都需要关注。原文在这(可点击):高考这个指挥棒又有变化:取消自主招生,公布强基计划。
简单来说,就是从国家角度再次规范了重点高校招生的时候,除了按照高考成绩录取之外,又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起了个名字叫强基计划,就是重视基础学科(数理化生,历史哲学古文学)。在强基计划中,高考成绩占比85%,另外的15%需要参加高校自主的笔试和面试获得相应的成绩。其中特别优秀的可以申请降到一本线破格入围考核或者破格录取。
那么教育部的这个文件所传达出来的消息对于我们目前的小学学习有着特别重要的启示:竞赛一定要学,但不是那块料的不要学太深。
一、为什么一定要学
看似高考成绩占85%,占比比较高,但是我们稍微算一下,现在北大的录取分数线在690左右,按照85%折算,是690*85/750=78.2分。目前还不清楚具体学校的名额和进学校考试的分数线,即便我们往下算一算,差不多985的分数660,按照85%折算,是74.8分,只差3.4分。而学校说了算的那15分,基本公认一定是会偏竞赛方面内容的,竞赛差个一半的分数不是一件难事。
再加上目前中高考本身数学难度的提升,如果只靠着课内那点东西,初中又没赶上好学校或者好老师,那内容肯定是不够的。
所以,只要是想上重点大学,竞赛不能停。只不过,这个竞赛可以理解为是广义的竞赛,就跟小学奥数现在也是广义的奥数一样,不一定是要为了省一,因为基本上要想到省一,肯定要学些大学的内容。但是我们不是为了拿保送,只是为了能在强基中获得一个比较高的分数,在精力允许的范围内,在校内的程度上有提升就好。
二、不要学太深
经常有家长来问我,说感觉我家孩子不是学数学那块料,还用继续学么。我在这表明一下我的建议:要跟着学下去,但可以不花那么多功夫。跟着学的原因上面已经说过了,不花那么多功夫的原因是,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是达不到学校破格的标准的。所以高考分数不能太低。泽哥当年上学时候,很多数学保送的同学要真参加高考是达不到一本线的。真学出来了还可以,如果没学出来,即便达到了一本线,那可能还是会和这些重点大学无缘。
所以对于绝大部分孩子来说,跟着竞赛的节奏,重视孩子的多科均衡发展。这个多科不仅仅指的是数语英,理化生、史地政这六门一定得有孩子比较突出感兴趣的部分,这样中学才能省力很多。另外就是体育,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
三、小升初目前的方向也大致是这样
无论我们家长对政策有着怎样的看法,从19年小升初来看,无非就是三个大方向:
1、绝大多数——摇号派位
这是整体的大方向,不会有变化。所以我们要正视这个情况,做好到初中继续靠家长的准备。这一段时间是各个学校期末考试出分的阶段,从派位政策执行最彻底的西城来看,哪所学校都有成绩非常优秀的好学生,都是即便放到整个集团校都能名列前茅的那种,所以说到底还是得靠自己,家长不能松劲。
2、数学特别优秀——人大附早培
相信有一部分家长是以早培为目标的,那基本上没啥说的,把数学成绩提上去,至少进个大机构的集训队,这样才能了解孩子的水平。只不过这部分家长也同样需要做好上早培后继续走竞赛的路。
3、综合成绩好——重点校
包括人大附的早培。从19年看,因为没有了杯赛,所以区三好市三好特别吃香,这也很好理解,没有了杯赛看不出来孩子在数学竞赛方面的能力了之后,最终学校还是需要拼中高考的,而现在中高考的这个样子,综合好的孩子会比较占优势,虽然上限不一定非常高,但是可以稳定的保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