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北京海淀区十一学校初一七年级上册期中数学试卷
最近有初一家长咨询孩子小学的时候数学都能考满分,为什么初中以后,数学一落千丈?曾经的优质学科现在变得一筹莫展。看到卷子后感觉自己都会,一做就错。
归根结底原因是:小学跟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和对学生的要求不一样了,孩子的数学思维模式要发生改变。小学数学多是注重学习的结论,初中数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更注重学习的过程。
而初一又是初中的开始,如果初一没有打扎实基础,你会发现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初二初三的难度又剧增,所谓“初一差别不大、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在初一时,掌握住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坚实稳固的基础才是学好初中数学的关键。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试卷是:2018~2019学年北京海淀区十一学校初一七年级上册期中数学试卷(高清打印版)。
大家可以直接把试卷下载到手机,直接打印即可。有不会做的题或问题咨询联系:焦老师微信:18810894310。
1、为什么要证明
① 实验、观察、归纳得到的结论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因此,要判断一个数学结论是否正确,仅仅依靠实验、观察、归纳是不够的,必须进行有根有据的证明
2、定义与命题
① 证明时,为了交流方便,必须对某些名称和术语形成共同的认识,为此,就要对名称和术语的含义加以描述,做出明确的规定,也就是给它们的定义
② 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
③ 一般地,每个命题都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条件是已知的选项,结论是已知选项推出的事项。命题通常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如果”引出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引出的部分是结论
④ 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不正确的命题称为假命题
⑤ 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常常可以举出一个例子,使它具备命题的条件,而不具有命题的结论,这种例子称为反例
⑥ 欧几里得在编写《原本》时,挑选了一部分数学名词和一部分公认的真命题作为证实其他命题的出发点和依据。其中数学名词称为原名,公认的真命题称为公理,除了公理外,其他命题的真假都需要通过演绎推理的方法进行判断
⑦ 演绎推理的过程称为证明,经过证明的真命题称为定理,每个定理都只能用公理、定义和已经证明为真的命题来证明
a. 本套教科书选用九条基本事实作为证明的出发点和依据,其中八条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 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d.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述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e.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f. 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g. 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h. 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⑧ 此外,数与式的运算律和运算法则、等式的有关性质,以及反映大小关系的有关性质都可以作为证明的依据
⑨ 定理:同角(等角)的补角相等
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对顶角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