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北京海淀区初二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今天分享的试卷是:2016~2017学年北京海淀区初二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数据的分析


1、平均数

① 一般地,对于n个数x1x2...xn,我们把(x1+x2+···+xn)叫做这n个数的算数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为。

② 在实际问题中,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而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往往给每个数据一个权,叫做加权平均数


2、中位数与众数

① 中位数:一般地,n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②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③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

④ 计算平均数时,所有数据都参加运算,它能充分地利用数据所提供的信息,因此在现实生活中较为常用,但他容易受极端值影响。

⑤ 中位数的优点是计算简单,受极端值影响较小,但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数据的信息

⑥ 各个数据重复次数大致相等时,众数往往没有特别意义


3、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

4、数据的离散程度

① 实际生活中,除了关心数据的集中趋势外,人们还关注数据的离散程度,即它们相对于集中趋势的偏离情况。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称为极差),就是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统计量

② 数学上,数据的离散程度还可以用方差或标准差刻画

③ 方差是各个数据与平均数差的平方的平均数

④ 其中是x1 ,x2.....xn平均数,s2是方差,而标准差就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⑤ 一般而言,一组数据的极差、方差或标准差越小,这组数据就越稳定。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